行業新聞 Welcome To JF
水處理工藝技術提供商
疫苗生產中純化水與注射用水的質量控制
純化水和注射用水是疫苗等生物制品乃至藥物制劑行業中用途最廣、用量巨大的一種原輔料,其質量好壞將直接影響終產品的質量。2015年版《中國藥典》對純化水、注射用水、滅菌注射用水的檢測方法及質量標準分別都有明確規定,并修訂了純化水和注射用水微生物限度檢查項目。將營養瓊脂培養基和玫瑰紅鈉培養基修訂為低營養的R2A瓊脂培養基,提高了微生物的檢出率,與《歐洲藥典》一致。
純化水與注射用水的制備與分配
原水先后經石英砂和活性炭過濾器后,進入一級反滲透和二級反滲透膜,制備純化水(在線電導率檢測電導小于2us/cm),放行進入純化水罐,通過純化水分配系統送至各使用點。注射水機采用五效整流器,以純化水為水源,制備的注射用水進入注射用水水罐,通過注射用水分配系統送至各使用點。純化水和注射用水分配系統總送與總回分別設有取樣閥。水系統可采取自動控制和手動控制兩種模式,一般采取自動控制模式,且水系統持續運行。
取樣計劃
純化水和注射用水的總進水口、總送水口與總回口均為每周必須檢測點,每周取樣1批次,純化水和注射用水每批次均選擇2個使用點取樣,連續3周即覆蓋所有使用水點。
取樣方法
在車間正常生產和水機正常運行情況下,檢驗人員按取樣計劃負責取樣。取樣前用75%乙醇棉球擦拭取樣口內外壁,打開取樣閥排水至少3分鐘,滅菌玻璃瓶取水前需用水樣進行潤洗至少3次。每個取水點取3瓶平行樣品,每份取樣量不少于300ml,取樣結束立即蓋好瓶蓋。用于TOC檢測的水樣在取樣時應盡量取滿,以減少水面上部空氣對水樣的影響。另外,對細菌內毒素檢查用取樣試管應提前采取高溫措施以去除熱源。
檢測項目及質量標準
純化水和注射用水的檢測項目及質量標準見上表,參照2015版《中國藥典》規定進行檢測。理化檢查項目當天完成,純化水細菌內毒素檢查與注射用水同法操作,采用凝膠實驗法。進行電導率檢測前,先將水樣溫度加溫至25攝氏度,再用離線式電導率儀對其進行檢測。
微生物限度檢查應在取樣結束2h內進行,取純化水水樣10ml,用ph=7.0的無菌氯化鈉蛋白緩沖液稀釋至100ml,配制成供試液,取10ml供試液加入已加100ml緩沖液的濾杯通過薄膜過濾,接著用緩沖液沖洗濾杯及膜3次(每次100ml),取出濾膜,菌面朝上,貼于R2A瓊脂培養基表面,同時取緩沖液100ml薄膜過濾,作為陰性對照。
純化水和注射用水的檢測結果
連續3批次純化水和注射用水的性狀、酸堿度(ph)、硝酸鹽、亞硝酸鹽、氨、不揮發物和重金屬檢查項目檢測結果均合格,結果表明,純化水和注射用水系統制備和分配循環的純化水和注射用水各項質量指標均符合藥典規定。
純化水和注射用水是疫苗生產中用量巨大的輔料,《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2010年修訂)》建議:“純化水采取循環,注射用水采取70攝氏度以上保溫循環。其在制備、貯存和使用過程中微生物容易繁殖,微生物或其代謝物會嚴重影響藥品質量,因此加強對工藝用水的質量控制顯得尤為重要。